读书方法

背景

最近由于自己开窍,以及周围人对我的“捶打”,感觉是时候多读书了,不然以后成为头脑简单+四肢也不发达的人还不自知那就尴尬了。

我读书少,所以先学会读书。

开始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艺术的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己的过程

  1. 首先得端正你的态度:主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真正的阅读)。

  2. 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 里面有个章节说到了一点:辅助阅读,也就是往往有时候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除了这本书以外需要借助一些外在辅助来源,比如其它相关的书,工具书、经验等

    • 我个人觉得这几个章节核心思想就是不要妄想书读一遍就掌握精髓了,通常有点东西的书至少得来个2-3遍,是个递进的过程,其实我们的老祖宗老早就说过

      温故而知新

  3. 一定要认真看每本书正文前的内容,比如序、目录等,这会让你更有代入感和针对性。能帮你梳理你读书的顺序。

  4. 读书大体分两种

    • 为了获得资讯
    • 为了增进理解
  5. 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读法

    比如读实用性和读哲学的书肯定不一样,前者是要说服你采用特定的思想和行动,后者主要是引起你的思考。

    《张五常的读书方法》

读书是为知识而读书,不是为考试或者考核等读书,所以明确知识是读书的目的。

  1. 以理解代替记忆

    • 明白了基本概念和含义,比死记硬背强,因为理解的前提是书中的重点、章节等是需要贯通的,同时概念等的演变和递进也是需要清楚的,所以当你真正理解的时候你是几乎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就忘记书里的内容的。
    • 笔记记下不明白的比记下明白的更重要。
  2. 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 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思想能上能集中,才能产⽣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所以无论读的书与你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思想集中,兴趣即盎然⽽⽣。(观点我是醍醐灌顶啊)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 培养思想集中力,

        第⼀,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

        第⼆,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 「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 等待较有⼼情的时候——厌书是⼤忌。

  3. 问⽐答重要(此节选可能更适用讨教的场景,不过我觉得很有启发遂记录,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怎么问问题)

    发问做准备功夫,便于分清楚「知」和「不知」,也能让问题更有针对性,准备功夫大致以下的三个步骤:

    • 第⼀,问题可分三类——A,「是什么」(What?);B,「怎样办」(How?); C,「为什么」(Why?)。要先断定问题是哪⼀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 是⽅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经断定是哪⼀类,就应⽴刻知道⾃⼰的「不 知」是在哪⽅⾯的,因⽽可免却混淆。

    • 第⼆,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之,你要问的⼀点越尖越好。

    • 第三,在问其他人之前,要先问⾃⼰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其他人的时间。⼤致上,⽤以上 的步骤发问,答案是⾃⼰可以轻易地找到的。

  4. 书分三读——⼤意、细节、重点

    这块跟上面说的阅读层次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切忌一上来就各种做笔记和记号。

    第一读是快读,读⼤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书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或者主题的?。跟自己有关系吗(即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去读吗)?

    第⼆读是慢读,读细 节,务求明⽩内容。可对不明白的地方做记号等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重点或者强调的记号是在这时候加上去的,因为哪⼀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

⽽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 若没有经过⼀快⼀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试着小结一下

以上的两块内容同时有提到的我认为很重要的几点:

  1. 选书比读书更花时间,什么都读读一大堆,说好听是博览群书,说难听是“半壶水”。
  2. 读书需要分类,不同种类的书读法会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3. 读书一上来就咔咔咔记各种笔记,并且第一遍就要仔细读完的,最终效果大多不好,当然一些资讯类的书除外。
  4. 好的书通常都要读几遍。读书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理想状态下每一遍会进入不同的层次。

本文引用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