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战略

为什么要谈个人发展?

这个话题其实我很怕的….,因为我发育迟读书少,所以一直都懵懵懂懂+凄凄惨惨戚戚,自认为放荡不羁其实就是无知逗逼。我是从17年开始才意识到有个概念叫“以后的路咋走”,文气点就是个人发展。因为17年开始面临买房、小孩儿上学等一系列问题,深深感到自己的无力,表象就是缺钱,内里就是焦虑。那段时间常常展开双臂抬头望问天“咋整?我该咋整?”,夜深人静常常哭湿了我的小黄人枕巾。就想着不能这样,得变,得抗。

这两年其实我一直在摸索适合自己地发展路径,包括之前地一篇也在写Post not found: 个人定位,从个人定位=>个人发展,我认为应该是这样地顺序,虽然现在个人发展长远地战略还不是非常明确,但是至少我认识到了个人发展地重要性,并且找到了最近3-5年自己地发展路径。

当然这篇不是来说我的,是结合之前老大的分享以及平时自己的学习来试着说明一下,个人发展的必要性。

**我们先聊聊几个点,看是否能达成共识。达不成共识可能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就没什么意义 **

工作压力大,没时间

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个人发展是需要时间来铺垫的,同时个人发展肯定跟工作会有联系,这种联系根据个人的处境可强可弱。另外一个共识点是,工作肯定会压缩我们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工作压力大,没时间。作为程序员我承认确实会存在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公司的业务压力大,需要堆人堆时间来跟上时代的节奏。另外一点则是个人的精力有限,就像电池一样,在工作上就把电耗尽了,就算会有一些休息时间,也已经没电了。但是我们可以这么想想:现在的工作强度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得到报酬能否多到让我暂时放弃个人发展的程度?工作压力是否真的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时间是否真的就没了?

所以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对个人发展这件事情有多重视?愿意投资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的观点是:如果光感受到工作压力大让你没有时间,但又无法获得一些正反馈,那这不是你有没有时间得问题,而是先考虑这份工作是不是应该继续做下去的问题。如果有正反馈,我们再想想是否现在处境就算我想要的的”个人发展”。

怎么来判断,我通常是这样做的:

  1. 列出来公司的晋升制度,薪酬制度。
  2. 尽可能的根据各种反馈,试着评估一下公司的发展前景或者产品线的发展前景。
  3. 列出来所在职位的工作内容(在不晋升的情况下),以及如果晋升了的工作内容(从与领导交流,加上观察基本上能预估出80%左右)。
  4. 列出来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被动的离开公司,自己会怎样?

不出意外你列完之后,会说一句“卧槽xxxx”,这样就对了,好好考虑一下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吧。

有点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说,自己愿意的话,不会没有时间。

工作生活要平衡

我不想这么辛苦,我期望生活和工作平衡

很多人都期望活少钱多还开心,朋友圈那些天天晒美食,旅行,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就是理想人生。每个行业都有其辛苦的部分,这才是现实。有的要付出体力之苦,有的要付出健康的代价,有的要付出脑力之苦。既然选择了薪酬相对高一些的IT行业,持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就是你必须面对的。你是想要今天的生活和工作平衡,还是中年油腻后的生计艰难?

假如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还是更现实,更长期地看待工作和生活平衡的事情。如果你从事的工作是你热爱的工作,不存在平衡问题,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从事的工作是你谋生的手段,想持续获得这个收入,就遵循这个工作的本质规律。

以上是老大的原话我觉得已经说的很透彻了,我认为要想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不是说工作和生活就必须得纠缠在一起才好,我是觉得平衡这词应该是心理上的划分而不是物理上的划分。

个人发展战略

然后我们再来说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战略,内容总结来自圈外商学院的个人发展战略主体纲要,因为平台不让看了,我就直接不要脸的引用有识之士的了。大家如果觉得有用请去链接点赞,就当我对其微薄的回报了。

一、一个模型,帮你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

  • 冰山模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

    • 显性30%;

      • 知识(专业,书籍),慌乱
      • 技能(编程,技术),焦虑
      • 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挫败低效
    • 隐性70%;

      • 价值观(判断事物标准),矛盾纠结
      • 性格特质(行为偏好),心累
      • 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没热情
    • 四个步骤找到适合的工作

      • 找专业;找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爱好的相关岗位
      • 搜索岗位;在招聘网上,搜索岗位的要求
      • 分析需求;用冰山模型,分析这份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 对比自己;用冰山模型匹配自己的价值观,性格特质和动机,确定适不适合。

二、四大要素,决定你的市场价值

  • 用冰山模型说明该投入到哪里,才能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

    • 投入知识;容易获取,但如果不能运用来解决问题,几乎没有竞争力。
    • 投入技能;有门槛,但市场价值取决于稀缺程度,所有技能都会走向供需平衡,高收入不可持续,需要不断持续学习新技能。
    • 投入能力;能力可迁移,积累到一定高度,行业不对称,也能发挥作用。
    • 投入自我发现;难以改变和发现,但如有清晰的认识,找到相匹配的工作也能提升价值。
  •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投入到知识和技能,不断碎片化学习,练习并不稀缺的技能。

    • 因为知识和技能容易习得
    • 惰性让自身受限于岗位
    • 没明白工作本质是解决问题
  • 汇总;我们的时间,永远应该花在正确的事情上,而不是容易的事情上。

三、四类迹象,发现你的隐藏能力

    • 虽然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成功人士基本都在遵循了一个原则,就是将自己的自身天赋发挥到了极致。
    • 天赋就是隐藏的能力,让一个人可以在同样起点的情况下,更加加速成长。
  • 天赋探索方法;“SIGN”

    •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对某类事情非常有信心,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好。
    • 本能(Instinct);迫不及待想要尝试的事情
    • 成长(Growth);发现自己明显比别人进步的快一些
    • 满足(Needs);做完后及时很累,也会觉得满足
  • 如何在日常中发现自己的SIGN特质

    • 围绕SIGN特质问自己

      • 自我效能;认为自己能教别人什么?别人向你请教什么?跟别人聊天倾向聊什么?聊什么话题会让你感到自信?做什么事情不会感到焦虑和担心?
      • 本能;做什么事的时候很少拖延?长时间休息后,你最想念工作的哪个方面?你宁愿放弃休息时间也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 成长;什么事情会让你沉浸其中忘记时间?不容易感到疲累和厌烦?
      • 满足;过去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让你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 围绕SIGN特质问他人

      • 你觉得我身上有什么不同于别人的特质?

      • 你最欣赏或者佩服我的方面是什么?

      • 在你看来,我做什么的时候最兴奋?

      • 我做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么?

      • 在以下方面,你觉得我那些更加擅长?

        • 思维方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脑洞很大,专注专业
        • 沟通协调;化解冲突,争取资源,知人善用
        • 计划执行;执行力强,强求完美,目标导向

四、三种方法,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 惰性知识;不能及时有效调用,占用大脑内存的知识

  • 如何把知识内化成能力,让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的三个方法

    • 1.掌握20%的核心;二八原则,一个领域的20%的核心内容,能够解决80%的问题

      • 如结构化思维20%的三个特征;主题鲜明,归类分明,逻辑递进。
      • 擅长找师傅,找领域内专业人士,了解领域的核心20%
    • 2.知识和问题相互靠

      • 让知识和问题链接起来,知识向问题靠,问题向知识靠。

      • 知识(想应用)问题;看到一个知识就去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 如;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可以用来分析奢侈品为什么这么贵?
      • 问题(找解释)知识,遇到问题,抛弃第一反应,去想想有什么方法论模型可以用

        • 看书遇到有趣的理论,先记下思考3个可以用该模型解决的问题。下次不要下意识反应,学会去翻一下以前的笔记,把问题补充到笔记里。
    • 3.做系统化训练

      • 刻意练习;一个月中,显示每天练习三段式,再提炼主题,然后积累结构
      • 我们的习惯,是高估几天的变化,而低估几个月的变化。
  • 汇总;如何具体到行动中;

  • 1.找专业人士了解领域的核心20%,先去学习20%

  • 2.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各个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并记录下来,遇到问题再回去找

  • 3.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性过程,所以需要坚持至少1个月。

五、三大系统,让学习不靠意志力

  • 为什么我们如此难坚持

    • 意志力是有限的,并不是学习这件事情类到你,而是“坚持”
    • 移动互联网时代,诱惑越来越多
    • 威尔海姆。霍夫曼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醒着的时候,把大约1/4的时间用来抵制欲望。
  • 意志力不够用,就用行为改变来学习。

    • 决定事情时起作用的大脑内部的两个系统;理性和感性。
  • 如何让我们坚持做一件事的三个关键因素;

    • 理性上;知道要学习(树立明确的目标)

      • 明确的目标是坚持学习的第一步
    • 感性上;愿意去学习(利用情绪冲动)

      • 截止日期的紧迫感
      • 比较产生的焦虑感
      • 鼓励带来的成就感
    • 情景上;制造适合学习的场景(创造学习环境)

      • 人是社会动物,我们会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 如果可以利用环境,就不要用你的意志力来抵制欲望

六、三个建议,让你不做“定制化人才”

  • 1.调整主体,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
  • 2.提升能力,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的人才
  • 3.提升认知高度,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

源引感谢:

本文引用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很抱歉。